健康产业学院召开康复培养方案论证会
为扎实推进“教学提质行业协同”康复专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设计,提升育人核心效能,健康产业学院于10月15日下午召开康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特邀三位在康复领域享有盛誉的资深专家莅临指导,健康产业学院院长刘玉和、副院长边立新、教学秘书宋佳伦、康复教研室主任王蒙参会,会议由副院长边立新主持。


边立新院长首先对参与论证的专家表示欢迎与感谢,她指出,当前康复医疗领域发展迅速,已成为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对健康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康复专业虽为行业输送了基础应用型人才,但面对领域发展新需求,在技术融合、跨学科协同等方面仍有不足,修订培养方案旨在构建契合行业需求的新型培养体系,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教学实践,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康复人才,为康复医疗领域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本次论证会特邀的三位专家分别是:

张为民教授
博士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主任。

刘忠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康复科主任。

张维奇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王蒙老师以康复领域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标准为依据,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围绕方案设计逻辑、教学重点及落地路径展开汇报。她梳理了现有专业教学的优势与不足,结合行业人才需求解析方案优化方向,强调科学培养体系对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汇报中,她介绍了方案的整体框架,说明各教学模块的调整思路及与行业需求的适配性,最后向专家表示,方案实施将循序渐进推进教学改革,确保为康复领域输送合格人才,助力学院专业与行业协同发展。
三位专家在认真聆听王蒙老师关于康复培养方案的汇报基础上,结合国家健康领域战略导向、区域康复医疗发展实际、行业人才培养标准以及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专业的论证,具体内容如下:
专家们一致认可方案以“契合行业需求、匹配学院定位”为核心的设计逻辑,认为方案紧扣康复领域发展趋势,整体框架符合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规律,能够为康复领域人才培养提供清晰方向,前期对现有教学基础的梳理与行业需求的结合也具备扎实的现实依据。
专家们围绕方案落地细节提出建设性意见,包括教学模块调整需进一步平衡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性,课程体系重构要更聚焦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确保各环节设计既能覆盖基础教学要求,又能适配行业岗位的实际能力需求。
专家们针对方案推进中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讨,重点围绕“如何更好适配康复人才成长规律”“怎样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效能”“如何保障教学资源整合的实效性”等环节,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分享思路,为方案落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提供了具体解决方向。
专家们强调方案需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实施步骤,建议结合区域康复医疗资源特点,优化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同时关注行业最新标准动态,确保方案在推进过程中既能保持稳定性,又具备灵活调整的空间,为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专业视角与清晰指引。

在听取了专家的权威论证和宝贵建议后,刘玉和院长代表健康产业学院再次对三位专家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此次康复培养方案论证会务实高效、成果显著,专家们专业精准的指导为学院康复培养方案的优化方向、模块调整、落地路径及质量提升提供了关键智力支撑,下一步学院将全面梳理、系统吸纳专家意见,确保每一条建议精准转化为修改举措,同时聚焦教学衔接、实践强化等重点方向,细化课程设置、实训安排等核心模块内容推进方案修改完善,刘院长强调学院有信心、有决心以此次论证为契机,把康复培养方案打磨成科学合理、务实可行的优质教学方案,持续提升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康复医疗领域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服务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学院力量。
本次康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的成功举行,标志着健康产业学院在优化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精准对接行业发展需求、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与核心育人能力方面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初审:黄莹
复审:葛万权
终审:孙一平
